了解中藥該怎樣的調節(jié)痛經
對于我們身邊有很多的痛經患者,女性對痛經來說并不陌生,原發(fā)性的痛經,它多發(fā)在青春期的少女,對于繼發(fā)性的痛經來說,它是我們比較常見的痛經的分類。關于,膜樣痛經,它也是痛經的分型,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對于中藥該怎樣的調節(jié)痛經。
1、原發(fā)性痛經,這種痛經的分型多發(fā)生在青春期的少女,下腹部疼痛或腰腿酸痛,在月經前或月經來潮的第一日,大約經過1—2天就過去。但有的女孩及婦女疼痛較嚴重,呈痙攣性疼痛,并伴有惡心、嘔吐、暈眩,而且需要臥床休息。
2、繼發(fā)性痛經,常常發(fā)生在月經前或月經來潮的第一日,疼痛持續(xù)數小時到2—3天左右,痛的程度是不相同的,有的非常嚴重,面色蒼白、出汗、惡心、嘔吐,甚至暈厥,有的人伴有尿頻尿急的癥狀,痛的部位多在下腹部,并向下腿放散,有時伴有腰痛。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疼痛,是隨著每月而慢慢加重的。這是常見的痛經的分型之一。
3、膜樣痛經,在經期第2—3天時有較明顯的疼痛,當一塊膜狀的內膜組織與月經血一道排出以后,疼痛即刻消失。這同樣屬于痛經的分型。
利用中藥小方調節(jié)痛經
1.芥糊貼足法
用法:取白芥子12克,研為細末,加面粉適量,米醋調為稀糊狀,外敷足心涌泉穴,再用膠帶包扎固定。每日1換,同時還可配合外敷關元、氣海穴,有利于增強療效。
2.白藥填臍法
用法:取云南白藥適量,白酒調為稀糊狀,用干凈湯匙填于肚臍處,外用膠布固定,并可用熱水袋熱熨肚臍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每日1換,連續(xù)使用直至癥狀消退。
3.中藥足浴法
用法: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沒藥、夏枯草各20克,水煎2000毫升,趁熱進行足浴,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連用3-5天。
4.外敷療法
用法:取川烏、草烏各5克,共研細末,再用蔥汁、蜂蜜調勻,外敷少腹部疼痛處,每敷2-3小時,每日換藥1次。
溫馨提示:中藥貼于小腹部或穴位處后,應注意保暖,避免著涼,以充分發(fā)揮藥效。
以上文章有為我們具體講解了關于,中藥治療調節(jié)疼痛的一些方法,我們了解了這些方法之后,對于一些治療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強療效,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特別的注意,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進行選擇性的治療,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各種類型的痛經應怎么緩解痛經問題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病因多,病機復雜,反復性大,治療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為普遍。如果痛經嚴重
-
痛經該怎么緩解女性在來月經時或多或少的都會有痛經的現(xiàn)象,對于痛經這種疾病,如果是輕微的痛經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生活中的一些飲食和生活習
-
月經期間痛經該怎么辦要知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女性朋友們都受到了月經不調這個癥狀的侵害,給她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那么關于月經期
-
痛經后應該怎么緩解肚子疼適當飲酒,酒類能溫陽通脈、行氣散寒,適當地喝些米酒、曲酒、酒釀、紅酒等,可以通經活絡,擴張血管,起到緩解痛經的作用。
-
痛經想快速止痛應怎么辦很多女性的第一反應就是吃止痛藥。值得注意的是,止痛藥起效雖快,但用藥不當有可能會影響肝腎功能以及造成胃出血。其實,針灸、